來源:廈門市湖里區當古古玩店 時間:2025-05-04 18:12:37 [舉報]
方孔銅錢應天圓地方之說,古代人們認為天是圓的,地是方的,所以秦始皇鑄錢以此為型。 秦始皇統一中國后,也統一了貨幣。廢除刀、布、貝等錢幣,以“半兩”做為貨幣。即用秦國后來的園形方孔銅錢,鑄文“半兩”,重十二銖(一兩為二十四銖),稱之為重如其文的“半兩”銅錢。從此,這種由圓孔環錢演變而來的“半兩”,在我國陸續流通了兩千多年。 漢代所鑄的方孔錢仍稱“半兩”,但重量不斷減輕。如呂后二年(前186年)減為八銖,文帝五年(前175年)減到一銖以下,稱為“莢錢”。武帝建元元年(前140年)又鑄三銖錢。并于元狩五年(前118年)廢“半兩”,改行五銖錢,鑄文“五銖”。這種五銖錢從東漢開始使用,各朝沿襲,直到唐武德四年(621年)廢止,使用時間長、幣值較穩定,成為我國歷史上一種重要的錢幣。
聽聲音
辨聲也是銅錢鑒定的重要方法之一。由于年代久遠,古幣火氣盡脫,敲擊時聲音無轉音,擲于水泥地面時其聲音暗啞。只要將其輕摔在桌面上,或用金屬敲擊,會發出破殼聲,沒有清脆響亮的金屬聲。 聞氣味 辨味亦為鑒定偽錢的方法之一。真幣傳世已久,冶鑄時的火氣早已消失,嗅時沒有任何火氣。長期埋于土中的古幣,.剛出土時常帶綠色的銹蝕,嗅時有一股泥土味。而偽造的古幣由于冶鑄未久,-銅錢上常留有冶鑄時的火氣。
辨偽色
銅錢經過長期的流傳、把玩,表面上會生成一種堅硬的黑褐色或古銅色包漿,業內稱為“傳世古”。真的“傳世古”堅牢,包漿難以刮除,銅錢流傳愈久,色澤愈深,質地越是堅牢,用水煮刀刮都很難去掉。假的“傳世古’’包漿比較輕浮,質地疏松,用開水泡煮后洗刷即可以基本去除。如發現宋代以前淺黃發光的黃銅錢,大概就是偽幣了。
標簽:山西回收銅錢,回收銅錢市場行情,上門回收銅錢,回收銅錢